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书协动态

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入选论文公示

2017-11-18   点击:3404

2017年11月15—18日,为期四天的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论文评审工作在上海圆满结束。本届讨论会共收到稿件1010篇,在监审委员会的全程监督下,经过评审委员会认真有序的初评、复评、终评,评出入选论文75篇,现将入选名单予以公示。公示期间,如发现入选论文已公开发表,或存在抄袭、剽窃、代笔等情况,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来电、来信等方式,向中国书法家协会举报。一经查实,将取消该论文入选资格,并按相关规定做出处理。

反映情况和问题应实事求是、客观公正,不得借机诽谤和诬告。为便于核实、反馈有关情况,提倡反映人提供真实姓名、联系方式或工作单位。我们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,履行保密义务。

公示时间:2017年11月18—25日

受理部门:中国书协研究部  010-59759583

邮寄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2号楼B座916 中国书协研究部

联系人:郑培亮、刘照剑

邮编:100083

特此公示。

中国书法家协会

二○一七年十一月十八日


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入选论文名单

(以姓氏笔画排列)

王仁海

山东

论《宝贤堂集古法帖》在明代书法转型中的重大意义

王军领

重庆

从“形式至上”走向“文质兼美”——新形势下书法创作的回归与精品意识崛起

王益伟

北京

从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看乾隆时期官方书法观

王  琪

重庆

《说文解字》与清代篆书规范

元国霞

浙江

民国章草书实用推广失败原因探析

毛万宝

浙江

兰亭学:从学科定位到学科构建

公丕普

安徽

“断代史”、“通史”和“传记”:三种清代碑学理论话语的演变路径

卢  蓉

福建

论高校境外生的书法教育及其数字课程建设

田振宇

上海

墨林遗珍——《澹虑堂墨刻》中保存的明代嘉兴项氏刻帖考

丘新巧

上海

论“意”:话语结构中的位置及其变异

白昕霞

北京

从《秘书监志》管窥元初内府法书收藏与管理

冯  健

北京

西方学术界有关中国书法跨学科研究进展及知识图谱分析:基于现代文献学的视角

成联方

云南

从政治哲学转向艺术审美:沈曾植上海时期书法思想的理学化特征

曲  斌

重庆

文献话语建构下书法形象的背离与契合——以蔡襄书法观与宋人品评蔡书的比照为视角

朱燕楠

上海

“古意”的挪移与再释:王世贞书法集册的编纂与吴门书史的建构

仲  威

上海

《王居士砖塔铭》拓本汇考

向净卿

北京

唐代书学的两种哲学诠释定向

刘  川

重庆

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下中国书法关注度研究

刘元堂

江苏

从米宪书法论及南宋版刻行草书

刘东芹

江苏

论宋高宗的三次书学转向

刘立士

湖北

自然观念与隋唐书法理论的建构

刘思凯

陕西

当代书法与人文精神机制同构相生的文化反思

刘浩川

北京

新见“第一”宋拓唐摹《十七帖》考论——故宫博物院“李日华藏本”

刘家俊

四川

儒学观念下的洪亮吉书法研究

闫章虎

吉林

论虞世南的“功业”——兼论观察初唐书法史的“南朝化”视角

许春光

北京

王珣何以播远:王珣与《伯远帖》“经典化”建构过程研究

苏世英

浙江

北宋敕制碑志翰林书手探赜

苏  叶

重庆

刍议唐代文学与书法变革的内在关系——从唐太宗《陆机传论》与《王羲之传论》说起

杜纶渭

北京

文献与文本之间:“蔡邕授于神人”的文本生成与嘉靖本《法书要录》版本源流考

李文婷

广东

米芾审美理想中的“晋人格”

李  永

广东

“兰亭癖者”——清初孙承泽的《定武兰亭》鉴藏与研究

李承臻

山东

浅析庾肩吾《书品》美学思想

李梦媛

江苏

巧拙之辩——论书法中的巧与拙

李  慧

江苏

浙江海宁陈氏家族刻帖考

李毅华
 李雪明

山西

书论的语言形式及其思维模式

杨二斌

山西

经学背景下东汉“铭石书”的兴起及其相关问题考论

杨  庆

福建

从题跋书法批评文献看清代帖学观及碑帖分期

杨明刚

北京

律美:古典书学范畴的再发掘

杨  勇

上海

当代书法批评:文化转向与批评反思

杨晓萍

陕西

古代书法意象理论钩沉及其内涵解读

吴坤培

海南

刘熙载书法篆刻活动新证

吴福诚

福建

张怀瓘《书断》若干问题辨正

宋  立

江西

晚清“宋诗运动”与黄庭坚书法之境遇

张万兴

北京

书艺与资治:康熙帝学书沈荃考议——新发现、新整理的清代档案、文集用于书史研究的初步探索

张红军

北京

碑学话语:康有为与晚清京师精英文人的艺术圈

张  明

辽宁

复古先声:元初北方书学研究——以元初馆阁文人群体为视角

张学津

上海

试论近代报刊对海上篆刻的影响

张荣国

上海

相互生发——北宋王诜的书法鉴藏与创作

陈国成

重庆

清代中晚期金石鉴藏活动中的多样诉求——以陈介祺为代表的群体行为分析

陈国明

福建

赵之谦江西时期与魏锡曾及董沛交谊考略——以北京图书馆藏赵之谦致魏锡曾、董沛九札真伪考辩为中心

陈锴生

广东

苏轼《新岁展庆帖》印鉴及版本考释

林一平

浙江

模块化:中小学书法教学设计的路径选择

周松玉

浙江

论“作真如草”

郑长安

江苏

民国帖学书法重镇白蕉的书学思想研究——兼论其对当代帖学发展的启示

孟庆星

湖北

隐喻类推与书法意象的生成

赵广青

澳门

右军书《黄庭经》及其流变

赵利光

北京

奎章阁学士院与元中后期馆阁新风

赵  琳

北京

艺术与实用:民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境遇

胡迪军

浙江

虞昶和阎玄道——两位唐高宗朝写经使

胡  湛

河北

北齐邺畿刻经碑考

胡  鹏

云南

“贵本色”、“贱相色”晚明书家的学古意识——以对怀素书风的认识与接受为例

禹中秋

北京

关捩:从隋代写经题记中看隋代经生及其组织形式

顾  工

北京

杨子休官日日闲——杨维桢笔墨生涯的两个十一年

郭振宇

江苏

从傅山到阮元——基于碑学肇兴下的“《淳化阁帖》观”考察

海玉豪

辽宁

从日本藏《飞鸿堂印谱》窥探日本江户时期印坛对中国篆刻的接受

黄修珠

河南

《宣和书谱》之“吴通玄”辨证及相关问题

常  春

陕西

艺术的变革——现代中国书法“观念”的转变与“形式”的突显

崔树强

上海

论中国书法审美观念的生成

梁达涛

广东

项穆生卒年新考

程  渤

江苏

元人对碑帖的收藏与元人刻帖

谢友国

湖南

书与道——唐宋书法思想演变的一条线索

谢蓉蓉
 宋玉超

吉林

陈继儒与《晚香堂苏帖》

靳慧慧

江苏

“趋时不知古,侵侵陷于时俗”——试析赵宧光“惟古是遵”的书法批评观念

谭  帅

北京

“藏”与“鉴”的交汇——翁同龢的书法收藏及鉴藏观念

颜以琳

河南

晋-唐陈郡殷氏书风渊源与家学传承

 

 

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评审委员名单

评委会主任:陈振濂

评委会副主任:刘  恒  朱以撒

评委会秘书长:方爱龙

评委会委员:(以姓氏笔画排列)

王伟林  方爱龙  叶鹏飞  朱以撒  任  平  刘  恒 

陆明君  陈志平  陈振濂  金  丹  郑训佐  姜寿田

 

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监审委员名单

监委会主任:郑晓华

监委会秘书长:郑培亮

监委会委员:(以姓氏笔画排列)

刘宗超  郑晓华  郑培亮  黄  君


中国书法家协会

二○一七年十一月十八日